国家民委政府网 >> 专题集萃
首页
>> 专题 >> 全国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语言文化政策教育服务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 >> 媒体报道
[中国民族报]让城市成为各民族同胞美美与共的家园
——全国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语言文化政策教育服务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纪实
发布日期:2017-09-19浏览次数:字号:[ ]

  读拼音、写汉字,学交规、过马路……在开学季,全国各地小学课堂上常见的这一幕,出现在北京会议中心。正在参加学习的,是一群来京务工的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这些平日里分散在北京各地、不同年龄的水果摊主、烧烤摊主、送馕工等,此刻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来京务工维吾尔族群众语言文化政策培训班(以下称培训班)学员。

  与以往上课有所不同,这是一次现场观摩课。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15个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民(宗)委(厅、局)的负责人和相关处室的处长观摩培训班现场教学,全国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语言文化政策教育服务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以下称交流会)的序幕也由此拉开。

  观摩:浓缩在一堂课中的“北京经验”

  今年2月,28岁的新疆小伙儿奥布力艾散在北京通州区骑电动车送馕的途中,与一个逆向骑自行车的孩子相撞。孩子的家人不问缘由便殴打奥布力艾散,他没有还手,而是选择在第一时间报警,并给培训班负责人妮莎打了电话。妮莎很快赶到现场,帮助汉语还不太流利的奥布力艾散向警察介绍情况。最终,警察依法处理此次纠纷,维护了奥布力艾散的合法权益。

  现场观摩课上,妮莎给参加交流会的代表们讲述了这个故事。原来,理智、有爱心的奥布力艾散在来到培训班之前是另外一个样子。

  由于父亲早逝、妹妹尚小,奥布力艾散早早地放弃学业外出打工。几年前,他来到北京跟着老乡学习打馕。

  经人介绍,奥布力艾散来到培训班学习汉语。“汉语基础为零,性格内向,没有自信,不会主动面对和解决问题,这就是来培训班之前的奥布力艾散。”妮莎说。

  2015年底,北京市民委立足来京务工经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需要和工作实际,在国家民委的指导下开办了首期培训班,采用情景教学等方式,讲授汉语、法律法规知识等。培训班负责人妮莎、哈米杜拉等人,还非常热心地帮助学员解决实际困难。

  学习一段时间后,奥布力艾散的汉语水平明显提高。他不仅从网上成功申领了居住证,还独立开了一家烤馕店,经营得有模有样。

  “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培训学习,社会上又多了一个开朗、有爱心的年轻人。”妮莎动情地说。

  在培训班,像奥布力艾散这样的学员还有很多。最年长学员努尔买买提•吐尔逊,每次都要坐3个小时的公交车参加培训,他坚持边摆摊边练字,如今已写满了12个练习本;骑着挂满烤馕的摩托车前来上课的艾热帕提,今年只有18岁,每次匆匆赶来上完课后再去送馕……

  “只有学习语言、文化、法律等知识,才能更好地在北京生活。”妮莎表示,事实证明,培训班的努力没有白费。奥布力艾散被打伤后选择第一时间报警,正是因为想到了在培训班里学到的法律知识,想到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观摩完现场教学后,与会代表又通过多媒体演示了解到培训班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组织学员观看纪录片《新疆印记》、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反暴恐及政策法规学习、给学员念习近平总书记给库尔班大叔后人的回信等。内容丰富的培训,开拓了学员们的视野,培养了他们规范经营、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促进了学员整体素质的提升。

  交流:各地齐发力,学习互鉴共同推进

  “北京经验”是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代表们了解了北京开展民族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成效。“北京经验”也是一个缩影。这个缩影所凝聚的,是近年来各地各部门为促进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而作出的努力。

  城市是寄托无数人梦想和希望的地方,承载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以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语言文化政策教育服务工作为抓手,加强领导、扎实推进城市民族工作,积累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

  在为期两天的交流会上,与会代表认真总结工作经验,交流各地开展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语言文化政策教育服务工作的有益做法。

  树立促进融入的工作导向,推动各族群众在城市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深圳贯彻“来了就是深圳人” 的城市发展理念,推进“同城人、同待遇”,引导和帮助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融入深圳、创业发展。宁夏以共建共享理念为指导,坚持各族群众同住一社区、共居一小区,推动各族群众在城市大家庭中互融互学、相邻相伴、相亲相近。

  抓住语言相通这个关键环节,促进各族群众感情相通、心灵相通。西藏以双语和谐社区试点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广藏汉双语学习,借助广播电视等媒介开设了“轻松学藏语”“跟我学藏语”等栏目,还编写了藏汉双语教材。广州结合就业创业服务,开展双语培训和政策法规学习,在全市182个劳动服务网点和250家人才培训机构设立专门窗口,在提供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的同时,组织开展双语培训和政策法规学习。6年来,先后为4000多名少数民族求职者提供培训服务。

  抓好政策法规教育这项基础工程,切实提升少数民族进城务工群众遵纪守法、理性处理矛盾纠纷的意识和能力。江苏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进民族团结,引导他们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据统计,江苏有近万家清真拉面店。目前,涉及拉面店的矛盾纠纷呈逐年下降态势。合肥定期召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代表座谈会,并邀请城市管理、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同志开展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

  突出民生服务这个主线,不断提升少数民族进城务工群众就业创业的能力和信心。苏州积极发挥各部门工作合力,构建了少数民族信息共享平台、少数民族群众创业就业服务平台等,推动少数民族进城务工群众享受与本地市民同等待遇。浙江义乌依托当地职业院校,连续4年为少数民族进城务工群众开展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开设了“淘宝店铺装修美工”“网店推广与营销”等实用课程,深受少数民族群众欢迎,目前很多少数民族进城务工群众都有了自己的网店。

  坚持典型引路,充分发挥先进人物和模范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天津对从新疆昌吉来津创业的维吾尔族妇女阿依木汉“成功不忘本、热心民族团结”的先进事迹,通过电视台、电台、网络等进行广泛宣传报道,鼓舞了一大批少数民族进城务工群众在津创业。重庆结合“寻找民族团结感动人物”“富民兴渝贡献奖”“感动重庆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推出了“时代楷模”马善祥(回族)、 “巴渝新秀”朱明跃(土家族)、全国民族团结感动人物傅强(满族)等一批先进典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做好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语言文化政策教育服务工作,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进民族团结的当务之急,是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彰显城市特色、促进城市发展的有力抓手。”在全国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语言文化政策教育服务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国家民委主任、党组书记巴特尔说。

  与会代表一致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语言文化政策教育服务工作,在突出政治站位上下功夫,在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上出实招,进一步扩大工作覆盖面,进一步提升工作契合度,进一步增强工作影响力,让城市更好地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

  《中国民族报》( 2017年09月15日 03版)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