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政府网 >> 专题集萃
首页
  > 信息服务  > 专题专栏  > 民族院校风采  > 民族团结创建活动

嵌入布局 因材施教 服务社会 ——大连民族大学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发布日期:2016-02-05浏览次数: 来源: www.28365-365. com 字号:[ ]

  大连民族大学作为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现有56个民族在校生16431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60%以上,来自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学生占80%以上。多年来,学校党委秉承“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服务”的办学宗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和《国家民委关于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寺庙的实施意见》,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宣传教育,开展了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多年来,校园安全稳定,团结和谐,学校连续十四年获得辽宁省、大连市平安校园称号。2009年和2014年先后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一、嵌入管理、互相帮助,切实促进各民族学生交流交融、共同成长

  1.建立嵌入式教育管理格局。学校自1993年招生以来就高度重视各民族大学生的交流交往交融,按照“混合编班分寝、共同学习成长”的工作思路,统筹考虑学生民族成份、来源地区、学习成绩等因素,在同年级同专业内进行混合编班,混合寝居,建立起了嵌入式教育管理格局。以此打破学生容易按照民族身份、地域同乡“扎堆”、“抱团”的习惯和传统,创造了开放、多元、包容的环境,为各族学生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校园中形成了各民族学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促进了各民族学子交往交流交融。以新疆籍学生和藏族学生为例,全校535名新疆籍学生分布在37个专业、260个班级、402个寝室中;152藏族学生分布在34个专业、118个班级、142个寝室中。

  2.搭建互助学习、交流交融的平台。一是学校设立专项奖学金,建立起集专业学习、文化活动、日常生活于一体的“一帮一”、“多帮一”学习互助交流模式,各民族大学生以学习互助小组为平台,相互关爱,共同成长。仅2014年上半学期,学校就组建了83个学习互助小组,帮扶对象包括来自33个专业、74个班级的291名学生,其中包括新疆籍和藏族学生94名。经过一学期的帮扶学习活动,木热提江.赛买提等72名学生的学习成绩绩点达到了2.0以上,拉姆措所在的互助小组等27个小组通过带领互助小组成员走进自己家庭,集体旅游,给小组成员过生日等活动建立了兄弟姐妹般的深厚情谊。二是学校团学组织注重少数民族学生干部的培养,通过选拔优秀少数民族大学生担任学生会、社团组织的主要负责人,进一步扩大他们的人际交往范围,促进交流融合。目前,学校各级团学组织中,少数民族学生干部的比例在40%以上,维吾尔族学生阿迪拉、藏族学生索南欧珠分别担任了校学生会副主席职务,各类学生社团组织的负责人中少数民族学生超过40%。三是通过创新团队工作室制度,促进了各民族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围绕特定项目和课题不分民族、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团队,让各民族学生参与其中,强化团队组织、协作沟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51%的少数民族学生都参与到了创新团队中,在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获奖的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54%。2014年度大学生优秀创新团队及个人评比活动中, 61个获奖的创新团队中含少数民族学生的团队有39个,101个获奖的创新个人中有少数民族学生57名。获得2014中国机器人大赛仿真组项目一等奖、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2D仿真水球项目比赛冠军、全美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等诸多奖项的学生“机器人创新工作室”中,7名主力成员就来自汉族、满族、壮族、达斡尔族,蒙古族五个名族。

  二、突出主题、创新载体,不断创丰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形式内容

  1.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一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在选聘上把好入口关,要求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积极投身民族教育工作的热情,目前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含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中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占56.1%。二是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抓好民族团结内容。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新生入学第一课,《思想道德修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中,重点加强“123456”的教育,即“一条道路”、“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五个维护”、“六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宗教观、祖国观)的教育,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现了民族团结教育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覆盖。5门思政课和《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全部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三是依托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加强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历史的研究,还开设了三门选修课“满族语言及历史文化、朝鲜族语言及历史文化、蒙古族语言及历史文化”。

  2.丰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载体。一是学校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与学生日常的教育管理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学校制定并实施了《学校领导直接联系群众的六项制度》,建立了校领导联系班级制度、校长接待日制度、实现了辅导员家访工作制度化,校领导亲自带队,辅导员、班导师深入新疆、西藏等地区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情况,拉近与少数民族学生和家庭心与心的距离。近五年走访了1000余个学生家庭,家访足迹遍布新疆、西藏、云南、广西、贵州、内蒙古等十余个省市。二是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校团委每年组织近3000名学生深入新疆、西藏、内蒙古等民族地区和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使各族学子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文化建设推动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民族团结的校园氛围,“民族风俗风情展示周、民族文化讲座、民族歌曲赏析”已成为校园品牌活动。近年来,学校选派六十多名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到韩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境)内外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深化改革、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各民族大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1.建立招生就业、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根据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编制招生计划,坚持向少数民族倾斜、向民族地区倾斜的招生政策。坚持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进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分段考评”。“分层教学”就是对录取分数超过本科控制线的预科生实行学分制试点,设立本科基础水平测试,通过考试的学生可以免修预科课程,直接选修本科课程。4年来已经有20名新疆预科生通过考试进入本科学习。“分类指导”就是针对各民族学生学业基础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实行大班上课,小班辅导,并增配专题辅助性课程。针对一些完全没有英语基础的学生,开设“零起点班”,实行弹性学时,直到学生英语水平适应专业教学为止。针对个别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建立学业辅导制度,实行一对一辅导。“分段考评”就是将考试分解到学习过程中,实行阶段性考试,缓解少数民族学生期末考试集中备考压力,做到随学随考、段段清。三是学校为西藏新疆学生单独组织公务员考试辅导,98%的西藏毕业生回到藏区工作,其中91%的学生考取了当地公务员;94%的新疆毕业生回到新疆工作,其中72%考取了当地公务员。

  2.全面提升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积极发挥学校地处沿海开发地区的区位优势,结合学校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要特色的实际,通过“实践教学基地化、课程设置菜单化、创新创业团队化”,提升学生能力。“实践教学基地化”就是充分利用大连市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园区、进出口加工区等各类产业园区高度集中的地域优势,与惠普、戴尔等120余个知名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开阔学生视野、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创造条件。“课程设置菜单化”就是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职业发展需求,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实施分层次教学,不降低标准,将各专业课程进行多样化设置,形成“课程超市”,学生可自主选择。“创新创业团队化”就是建立本科生导师工作室,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团队建设,目前学校建立了168个导师工作室,仅新疆籍学生参与的项目就达到50余项。本科生就业率连续 14年保持 95% 以上,毕业生过硬的思想业务素质得到社会好评。学校连续 9 年获得“辽宁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 50 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四、全员育人、严格管理,积极营造各民族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

  1.建立全员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机制。一是学校始终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德育观。把民族团结和育人能力作为教师考评的重要依据。严格要求教职员工不利于安全稳定的事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做到“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二是学校建立了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安全指导教师、公寓指导教师等八支专兼职学生工作队伍,实行校领导联系班级、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管理干部值班、管理服务人员首问负责制等工作制度。选聘专业教师担任班导师,通过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业辅导,为各族学生成长引路导航,目前全校90%以上的教师都担任过班导师。

  2.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坚持精耕细作。一是将管理重心前移、下移。工作重心前移就是增强工作的前瞻性,找准问题、理清思路、制定预案。工作重心下移是要切实做到“严、细、实”,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学校自2001年起连续十四年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对少数民族学生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及时准确把握学生思想脉搏。二是严格要求,规范管理。政治上严明纪律,行为上严格管理,思想上严格要求,将学生日常行为与民族、宗教问题区别开来,以问题自身性质作判断,以法律为准绳做处理。三是实行精准化管理。通过建立表单,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建立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档案,关注学生的成长动态,通过谈心谈话、心理咨询等途径,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给予即时的帮助和指导。四是细化资助工作,发挥资助育人功能。通过奖、助、勤、贷、补等方式构建起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3.积极营造民族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一是学校成立了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校领导先后召开九次专题会议研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落到实处。二是综合运用校园网、微信平台等现代化传播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精神传达到每一名在校大学生。学校先后推出“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宣传栏,举办民族文化专题展览,建立了民族团结专题网站,已刊发民族团结简报121期。

  五、理论创新、辐射带动,提高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1.积极开展城市民族工作理论创新。一是围绕城市民族工作和新形势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主题,依托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确立了《“四化”背景下城市民族工作的形势与对策研究》、《民族院校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的作用、途径、特点和经验》等课题。学校与大连市民委互为民族团结创建理论研究基地,共同申报创建项目,共同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城市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的措施。二是学校以少数民族脸谱识别、语言文化传播等为切入点,开展文化传播研究;以民族特需品网站建设为途径,开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研究;通过建立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展示和招商平台,开展拉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研究;结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强对满、蒙古、朝鲜、锡伯等东北民族居住区的本土文化研究。

  2.发挥学校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一是发挥学校服务优势,面向民族地区开展辐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关系特点的共建活动,积累推进高校和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协同创新的方法和措施。以对口帮扶服务民族地区民族团结创建。学校与铜仁市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铜仁研究院。三年来,大连民族学院先后派出24名同志到铜仁市挂职,为铜仁市定向招生288人,投入铜仁干部培训专项经费165万元,培训基层干部2168人。二是推进产业合作和科技转化。多次组织科研团队带着项目深入武陵山片区,围绕特色产业、民族村寨建设等开展科技文化服务。针对玉屏县油茶产量低的问题,学校科研团队深入田间地头跟踪采样,反复试验,成功提高了油茶产量,亩年增收2000元左右;攻克万山区食用菌菌种关键技术,扩大种植10000亩,成为贵州省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学校广泛联系相关企业,为当地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已先后介绍北京、大连等地20余家企业到铜仁进行对接洽谈、投资兴业,促成了多个合作项目。

  3.积极为辽宁和大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一是学校与辽宁省民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辽宁省民族地区生物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民委先后在我校设立“辽宁省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基地”、“辽宁省宗教理论及文化应用研究基地”。依托国家民委大连培训中心,开展民族干部培训工作,“辽宁省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基地”设在我校,目前已经开展28期共培训1500余人。辽宁省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厅先后在学校设立“辽宁葡萄酒就是开发中心”、“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光电薄膜材料重点实验室”和“石油天然气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二是与大连市民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合作共建。推进城市民族工作理论与实践创新。大连市民委和统战部分别在学校设立“大连市民族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基地”、“大连市民族宗教民族理论研究(培训)基地”。学校在大连周边的十三个民族乡镇、朝鲜族文化馆建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教育实践基地,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文化共建、智力扶持等活动。三是与大连内地新疆班——大连市第二十高中开展交流、互助结对子工作,双方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基础性工作,定期交流工作经验。学校在资助困难新疆籍高中学生;开展国学、民族理论、政策、礼仪、教育类培训;开展“大学体验日”活动;吸纳二十高中新疆籍学生利用假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创建工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