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政府网 >> 专题集萃
首页
  > 信息服务  > 专题专栏  > 民族院校风采  > 民族团结创建活动

“五讲五做五风尚” 和合偕习共图强——西南民族大学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

发布日期:2016-02-05浏览次数: 来源: www.28365-365. com 字号:[ ]

  

   西南民族大学肩负着“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特殊使命,深入开展以“五讲五做五风尚”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在全校凝聚起了民族团结的正能量。

  西南民族大学现有56个民族的师生3万余人,学校党委从实际出发,坚持把民族团结紧紧抓在手上,狠抓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校长担任副组长。学校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新时期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作为深入开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坚持不懈地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融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形成了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工作的格局和特色,引导各族师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族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书写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篇章。

  “五讲五做五风尚”的主要内涵是:

  一是“五讲”:讲“一个硬道理”,即“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讲“两个共同”,即“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讲“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讲“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讲“五观”,即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

  二是“五做”,即阅读一本有关民族团结的好书,办一件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好事实事,举办一个“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月”活动,开展一次专题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建设一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教育引导各族师生争做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传播者、实践者、先行者、推动者和捍卫者。

  三是形成五种良好的校园风尚,即从维护祖国统一层面,形成“珍视祖国来之不易的和谐稳定、发展繁荣的大好局面”的良好风尚;从维护民族团结层面,形成“以维护民族团结为荣,以损害民族团结为耻”的良好风尚;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层面,形成“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良好风尚;从遵纪守法层面,形成“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各族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良好风尚;从弘扬学校精神层面,形成“和合偕习自信自强”的良好风尚。

  20099月,学校党委发出《关于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 深入开展“五讲五做五风尚”主题活动的决定暨实施方案》(校党发〔200936号)。学校设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及专项经费,确保活动深入开展;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纳入学生管理工作、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和各单位年度考核、教职工个人工作考核中,纳入到干部教师晋职晋级条件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制定下发相关文件,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明确任务,落实职责,严格考核制度。20151月,根据《国家民委关于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 企业 社区 乡镇 学校寺庙的实施意见》(民委发〔2014〕94号)文件精神,校党委制定并下发《中共西南民族大学委员会关于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学校的实施意见》(校党发〔20154号)。

  学校不断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方式和运行机制,准确把握“民族工作重在平时、抓好平常,民族团结重在交心、以心换心”的理念,以“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月”活动开展为主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贯穿全年,呈现出“重在平时、抓好平常,以月促年”的良好发展态势,促进各族师生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学校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纳入教学工作统筹安排,纳入学生专题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使民族团结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融入校园文化、融入社会实践。学校从2011年开始设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年度项目申报、评审、立项制度。截至2015年,已有100多个活动项目被确定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年度项目,并获得立项支持。2014年学校首次评选出十大精品项目、十大培育项目,2015年评选出荣誉精品项目、十大精品项目和十大培育项目。

  学校定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总结表彰活动,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彰显民族团结进步精神,形成促团结、保稳定、增和谐的强大合力。学校已经连续六个学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总结表彰活动,至今共授予245个处级单位和学生班级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授予3107名各民族师生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2012年起,学校设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专项研究课题,总结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强化相关理论研究,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入发展。2015年开始,学校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专项研究课题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统筹安排,从理论研究上实现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会贯通。

  学校将每年9月确定为“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月”,集中开展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坚持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增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着力打造“校园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20余个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组织开展藏族、彝族和新疆少数民族周末歌舞晚会,举办藏历年、彝历年、羌族年、古尔邦节、“三月三”等各民族重大节日庆典;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多次赴港、澳、台参加“中华民族文化周”、“中华民族青年学习交流营”等活动,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2010年以来,学校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

  学校加强了与地方的联系,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2011年成都市武侯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正式挂牌学校,2012年起成都市双流县与学校共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2013年,学校与武陵山片区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古丈县、凤凰县和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签署协议,与四县(市、区)分别合作共建一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助力武陵山片区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武陵山片区民族团结模范区建设。

  学校相继12次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2011年,学校再次荣获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2年,四川省授予学校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授予学校民族博物馆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14年,学校民族博物馆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以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主题提炼申报的创新成果分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和一、二等奖,四川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二等奖。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