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政府网 >> 专题集萃
首页
  > 信息服务  > 专题专栏  > 民族院校风采  > 民族院校概况

西藏民族大学简介

发布日期:2015-12-01浏览次数: 来源: www.28365-365. com 字号:[ ]

  

   西藏民族大学坐落在渭水之滨古都咸阳,其前身是1958年915日成立的“西藏公学”。1965430日,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2015428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藏民族大学”。学校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地区重点建设高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单位、教育部团队式对口援助高校、西藏自治区博士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诞生于特殊的历史时期,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在祖国内地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是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基于民族团结和国家振兴的政治远见作出的英明决策,是中央治藏方略的重要布局。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对学校的筹建、建设做出过具体指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学校的发展十分关心,胡锦涛同志、刘延东同志为学校建校50周年发来贺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俞正声主席等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办好民族高等教育。2014年,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受俞正声主席委托,到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希望学校认真总结在内地为西藏培养人才的有效模式和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民族教育的规律,为国家、为西藏培养更多的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始终致力于全面落实党和国家治藏方略,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始终致力于西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始终致力于为西藏造就一支立场坚定、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在长期办学中,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立足西藏、面向全国的办学宗旨,从建校之初的干部培训、知识教育到现在的专业教育,再到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创造了西藏高等教育的诸多奇迹,是西藏高等教育的孵化器、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平台,在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和西藏高等教育史上确立了自己独特的历史地位。

  学校做出了特殊的历史贡献,在西藏平定叛乱、政权建设、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历史阶段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为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学校紧紧围绕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紧跟时代步伐,形成了适应西藏实际和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契合的学科专业体系,凝练了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研究优势,有着鲜明的办学特色。建校五十多年来,学校秉承“爱国、兴藏、笃学、敬业”的校训,弘扬“担当奉献、求真务实、和谐发展”的办学精神,为国家培养了6万余名各类优秀人才,其中涌现出了30多名省部级领导干部和一大批艺术家、作家、教授、医学家、农学家、工程师等杰出人才,赢得了“西藏干部摇篮”的美誉。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先后荣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称号,2012年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学校是全国成立最早的民族高校之一,具有浓郁的西藏地方民族特色,也积淀了深厚的办学实力。现有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医学和中国史4个硕士一级学科,29个硕士二级学科,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8个本科专业,1个第二学位专业,涵盖11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1个,省部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部级特色专业4个,省部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专任教师729人(含退休返聘高职21人,校内双聘高职67人,兼职教授41人),其中正高职称110人、副高职称302人,博士、硕士生导师95人,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67%,有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西藏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15人,享受西藏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建设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3个。在校生10250人,其中研究生677人,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占49%。牵头组建了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了西藏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亚研究所、旅游研究所等科研实体,建设有3个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致力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同步提升。学校在许多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藏学、民族学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良好声誉。

  学校地处祖国内地,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具备了良好的办学条件。现在占地1146亩,有文汇、秦汉两个校区,并在拉萨设有教学实训基地。教学设施完备,建有109个教学实践、实习基地,10大类75个实验室,其中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中心3个,自治区级实验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级教学实验室10个。建有综合实验楼,建筑面积3.958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70万余册,建筑面积1.4821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新征程,新跨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藏民族大学将一如既往地肩负起自己独特的历史使命,扎实推进调整结构,转型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和“努力实现西藏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的重要指示,俞正声主席“依法治藏、长期建藏、夯实基础、争取人心”的重要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办学宗旨,按照陈全国书记“抓机遇,保稳定,促发展”的总体要求,具体实施“一个战略”(调整结构,转型发展),贯彻“一个要求”(抓机遇、保稳定、促发展),定位“三个方向”(服务国家治藏方略,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长治久安,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抓牢“三件大事”(发展、稳定和改革),用好“两个抓手”(一手抓弘扬“担当奉献、求真务实、和谐发展”的民大精神,一手抓应急处突和常态工作相结合的稳定安全长效机制),突出“六个重点”(学科建设、协同创新、队伍建设、基层基础、五教创新、依法治校),推进“六个工程”(民族团结教育工程、民大转型发展工程、教师培养培训工程、高端人才培养工程、信息化建设工程、新校区建设工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努力建设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教学科研型综合性一流民族大学。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